近日,國家重(zhong)點(dian)研發(fa)計劃“重(zhong)大科學儀(yi)器(qi)設備開發(fa)”重(zhong)點(dian)專項(xiang)“大視場生物成(cheng)像分(fen)析儀(yi)”項(xiang)目(mu)啟動會在中科院南京(jing)天文(wen)儀(yi)器(qi)有限公(gong)司舉行,項(xiang)目(mu)專家組成(cheng)員(yuan)、主管部門負責(ze)人、項(xiang)目(mu)骨(gu)干等20余家單(dan)位的近50余人出席了本(ben)次會議。
項目(mu)(mu)責任專家、中科院沈陽科學儀(yi)(yi)器研(yan)(yan)制中心(xin)有限公司董事長雷震霖代表科技(ji)部高(gao)技(ji)術研(yan)(yan)究發展中心(xin)介紹(shao)了國家重(zhong)點研(yan)(yan)發計(ji)劃“重(zhong)大科學儀(yi)(yi)器設備(bei)開發”重(zhong)點專項基本情(qing)況(kuang)、項目(mu)(mu)部署(shu)情(qing)況(kuang),對項目(mu)(mu)過程管理、組織(zhi)管理等重(zhong)要節點進行了解讀(du)。他希望項目(mu)(mu)牽(qian)頭(tou)單位和(he)課題承擔單位履行責任、加強管理、把項目(mu)(mu)各項工作做細做實。
據項目負責人、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研究員董文飛介紹,稀有細胞和痕量病原微生物對疾病檢測、生殖健康、環境衛生和國家安全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大視場生物成像分析儀”項目基于對稀有細胞快速檢測的需求,通過攻克大視場高分辨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設計技術、大面陣高分辨探測器和大面積單層細胞推片技術等三個關鍵技術,開發新型大視場高分辨生物成像分析儀。
該項目儀器研制技術路線采用模塊式結構,包括大視場高分辨光學成像系統、大面陣高分辨探測器、大面積單層細胞推片機、自動識別快速軟件、樣品前處理、大面陣多光譜光源和運動控制模塊等模塊,同時開展在稀有細胞快速檢測方面的應用示范,為儀器的工程化產業化及大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中科院南京天文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慶偉表示,此項目研制的大視場生物成像分析儀將填補國內市場空白,驗收三年內預期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極大帶動科學儀器系統集成創新,有效提升我國高端生物成像儀器設備行業整體創新水平與自我裝備能力。
會上,嚴慶偉宣布了項目總體組、技術專家組、用戶委員會名單,并頒發聘書,表示將做好項目管理和協調工作,確保項目順利開展并按期完成。
據悉,該項目由中科院南京天文儀器有限公司牽頭,聯合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蘇州國科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檢國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廣東科鑒檢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共同承擔。